湖南法治報訊(通訊員 李文科)欠錢不還,電話不接,人還“玩消失”?面對如此蔑視法律的被執行人,永定區人民法院執行干警深夜出擊,在其老家偏屋內將其揪出,并依法處以司法拘留十五日!
朋友合作起糾紛 調解后食言玩“失聯”
李某與張某原系朋友關系。2019年,二人合作開展旅游運輸業務:李某提供大巴車輛,張某負責對接旅行社。業務結束后,經雙方結算,張某尚欠李某8萬余元,李某多次催討無果,無奈之下,李某于2023年年底將張某訴至永定區法院。2024年1月,經法院調解,雙方達成調解協議,約定張某于2024年12月還清全部欠款。
然而,這份白紙黑字的調解書卻成了 “空頭支票”。2024年12月還款期限屆滿,張某分文未付。面對李某的催促,他要么敷衍搪塞,要么直接拒接電話,甚至玩起了 “人間蒸發”。
立案執行遭對抗 漠視法律挑戰底線
眼看調解書成一紙空文,李某于2025年7月向永定區法院申請強制執行。法院立案后,立即向張某送達了執行通知書和財產報告令等文書,并多次電話聯系,要求張某還錢并報告財產情況。但張某態度強硬,拒接法院電話,對法院送達的文書視若無睹,更未在法定期限內報告任何財產情況。
深夜獲信急出動 干警尋蹤速拘傳
張某的刻意躲避,讓執行工作陷入僵局。幾日后的深夜10點,執行干警突然接到李某提供的緊急線索:消失已久的張某很可能躲在其老家永定區尹家溪鎮!盡管已是深夜,天氣悶熱,值班干警們沒有絲毫猶豫,迅速集結。“群眾的權益不能等,失信行為必須懲!”執行小組負責人果斷下令出擊。警車在顛簸的鄉間小路上疾馳,干警們不顧疲憊,目標只有一個:找到張某,兌現法律文書!
抵達尹家溪鎮目標地點后,執行干警立即展開搜索。經過仔細摸排,最終在張某老家的一個偏屋里找到了他。面對突然出現的執行干警和確鑿的法律依據,張某啞口無言。干警依法將其拘傳至法院。
法槌定音懲失信 拘留十五日顯威嚴
經過永定區法院執行局合議庭認真評議,一致認為:被執行人張某在具備履行能力的情況下,拒不履行法院生效調解書確定的還款義務;在執行過程中,多次拒接電話、刻意躲避;且無正當理由拒不報告財產,情節嚴重。其行為已構成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》第一百一十八條規定的“拒絕報告財產”情形。為維護法律權威和申請人的合法權益,法院依法決定對張某司法拘留十五日。
此次拘留是對失信行為的嚴厲懲戒,也再次向全社會傳遞明確信號:守法光榮,失信可恥,拒執必懲!法院生效裁判和調解文書確定的義務必須履行,這是法律的剛性要求,不容挑戰。任何試圖規避執行、藐視司法權威的行為,都將付出沉重代價。
下一步,永定區法院將繼續保持執行高壓態勢,靈活運用各類執行措施,不斷提升執行質效,切實讓“法律白條”變成“真金白銀”,讓法律文書不再是 “一紙空文”,切實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,讓公平正義可觸可感。
責編:王輝
一審:曾金春
二審:伏志勇
三審:萬朝暉
來源:湖南法治報